首页

圣水女王调教

时间:2025-05-29 18:08:22 作者: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浏览量:74786

 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(人民论坛)

 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。

  牛钰,11岁失去右腿,如今参加马拉松赛、亮相时装周,成为网友眼中超酷的“钢腿女孩”;程强,12岁时高举“长大我当空降兵”横幅,而今如愿成为一名空降兵,走上阅兵场;张自立,获救时只有6岁,现在是一名消防员,“我想接力好这一棒”……地震撕裂的创伤渐渐平复,稚嫩的臂膀已经能担起重任。

  汶川地震中获救的少年,成为新时代的栋梁,为时代新人成长成才提供了参照。

  “争当爱党爱国、勤奋好学、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。”“六一”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,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,并祝全国的小朋友们节日快乐。从中,深感新时代好少年的内涵深厚,内蕴“孩子们成长得更好,是我们最大的心愿”的殷切期待。

 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。在这当中,爱国是第一位的。培养爱国心,当从少年始。

  “好好学习,回报祖国”“吾辈当自强”,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留言簿上孩子们的留言;“我要去陵园告诉烈士,你们想看的盛世已经实现”,这是宁夏固原百里徒步祭英烈活动学生们的心声……爱我中华的种子,已埋入孩子的心灵深处,勃发于新时代的广阔实践。

  “自古英雄出少年”,何以称英雄?爱国心、强国志、报国行必不可少。少年儿童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,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。从小听党话、跟党走,与时代同步伐、与人民共命运,成为忠于党、忠于国家、忠于人民、忠于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,人生的奋斗才更有价值,精神的脊梁才更加挺拔。

  世界瞬息万变,时代奔流潮涌。新时代好少年要跟上时代、引领时代、塑造时代,就必须敏于求知、勤于学习,将来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。

  今年3月,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出炉。兼具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科技创新成果,让人对这些中小学生刮目相看。有参赛学生感言,“科学不仅是实验室里的数据,更是改变生活的力量。”

  梦想从学习开始,事业靠本领成就。青少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,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。知识更新越快,越要心无旁骛求知问学,从书本中学、在实践中学,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栋梁之材。

  还要看到,教育是系统性的,成长是全方位的。新时代好少年,一定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这就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。

  比如体魄。回应“把课间还给孩子”的呼声,多地探索推行课间15分钟,鼓励学生走出教室、走进阳光,不当“小胖墩”,不戴“小眼镜”,让孩子们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、增强体质、健全人格、锤炼意志。

  比如劳动。“劳动课咋打分?”山东探索“一地一品”“一校一策”,从劳动教育云平台到公益劳动存折,从校园劳动岗到社区劳动志愿者,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更加完善,孩子们在实践中树立劳动观念、养成劳动习惯、培育劳动精神。

  “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,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,爱祖国,爱人民,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”。悠扬的旋律穿越时空,其中有精神的传承,有奋斗的感召,有新时代好少年应该有的样子。(人民日报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探寻贵州梵净山“生态密码”:万物共生 守护生态多样之美

提出了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、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、完善促进机会公平制度机制、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等11项改革任务。《清单》从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入手,明确要制定落实高质量充分就业指标评价体系、建立就业形势分析体系、建立就业影响评估机制、开展“产教评”技能生态链建设试点、建设家政服务领域技能品牌等具体举措,全力促进首都高质量充分就业。

——双方就在两国主张重叠海域开展共同开发合作达成重要共识,一致同意设立政府间联合指导委员会,本着“相互尊重、平等互利、灵活务实、协商一致”的原则,遵照双方各自现行法律和法规,探讨和推进有关合作。

田间地头农事忙 从春耕生产看“江南粮仓”何以丰产增收?

张军慧提到,在球星效应和服务升级的带动下,中网也促进了网球文化的形成。除了明星球员的比赛,许多观众也会在外场观看青少年选手的比赛;赛事吉祥物“阿中”造型的各类纪念品供不应求;不少观众在户外的躺椅上通过大屏幕观看比赛直播,品尝网球造型的美食,参与各式网球主题体验活动。

现场直击第九批国家集采,42个品种再迎“降价风暴”

据了解,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实现由线到面,织就一张以铁路为主干线,覆盖18省份、70市、145站的交通物流网络,通达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95个港口,运输品类达1143种,成为连接西部地区和东盟国家的重要纽带。(人民日报海外版)

一叶飘香两岸:两岸同胞苏州吴中以茶会友促交流

据悉,我国目前共有1850余家企业的名称或经营范围里含有“志愿填报”字样,年市场规模可达近10亿元。这些企业大多注册为教育咨询公司、科技信息公司等,有些还申请了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专利。这些年,“基于大数据分析”又成为这些公司的新卖点。甚至有不法分子混迹其中,假冒“权威专家”,自称掌握“内部大数据”,利用中介、网站或App等指导考生填报志愿,进而骗取钱财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